烟气脱硫主要发生在火力发电、钢铁、建筑材料、水泥、玻璃、石化、焦化等行业。烟气脱硫主要采用湿法脱硫,特别是石灰石膏和氨基脱硫技术,缺乏烟气脱白技术。脱硫系统净化后的烟气一般形成45~55℃的低温饱和湿烟气。水蒸气从烟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。随着温度的下降,一些水蒸气会与烟道气体(灰尘、so3气溶胶、NH3气溶胶、石膏浆等)凝结成水滴。)形成雾状水,环绕烟囱。我们所说的烟色是在阳光下散射的,从不同的角度一般表现为蓝色和黄色,严重时附近会形成石膏雨或氨逸出。目前,我国火电、非电力等行业正在大力推进超低排放,烟气脱白管理已纳入地方环保政策。
烟色问题会影响附近的居民,环境保护局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投诉。所以很多企业的工厂都配备了湿式烟气脱硫装置,把烟气脱白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全国电力环保研究所拥有95个火电工业厂址,涉及235个单位,其中122个烟道,107个烟道出现湿烟气,占比88%,无湿气的电厂多采用半干式脱硫,烟气加热技术或烟塔合一技术。
一般工厂的烟气需要通过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处理,已经达到国家发展的排放管理标准。然而,有色烟气仍含有氮氧化物、硫化物、各种工业烟尘颗粒、SO3气溶胶、NH3气溶胶、超细结晶盐颗粒等污染物。烟气脱白技术处理后,大多数雾滴将通过烟气脱白技术去除,从而减少烟雾。
湿法脱硫过程中,由于烟气排出多层喷雾冷却,造成大量气态水和液滴流失。据工业煤炭估计,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水因燃烧而产生的烟气进入大气。因此烟气脱白时可回收大量宝贵的水资源。